王阳明心学四句教:

无善无恶心之体,
有善有恶意之动,
知善知恶是良知,
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
内容解释

无善无恶心之体

第一句:

无善无恶心之体

第一句:无善无恶心之体。 在传统文化里,凡是说到『体』,就是指“本体”。 『心之体』就是“心本来的样子”,是“这个心在没有经过变化之前,它是什么样子”。

无善无恶心之体,就是在表达心本来的样子,应该是没有『善恶』分别的,没有『美丑』分别的,没有『高低』分别的,没有『贵贱』分别的。 心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。

我们的眼睛可以看东西,眼睛一睁,就看到眼前的场景; 但我们眼睛看到的,并不是东西的本体,而是那个东西呈现的像。 看到了像,就意味着看到了心。

但实际上,看到『相』的时候,我们却没有看到自己的『心』,这就会出问题。 『相』和『心』应该在一起。看到了『相』,却没有看到『心』。『心』在哪里?在『相』上。 女孩–>相 –> 心,有人看到好,有人看到不好。 看到东西不好看,实际上是你的心呈现出来的不好看,跟这个东西有关吗?

相就是你的心。所以,心外无物。 如果我们看到一个『相』不好看,是我们的『心』有问题。

你眼中的你,不是你;别人眼中的你,也不是你;你眼中的别人,才是你。

有善有恶意之动

第二句:有善有恶意之动。现在有善有恶了,这是为什么呢?心本来的样子,应该是『无善无恶』的;现在『有善、有恶』的分别了,王阳明说是“意之动”。 这个“意”,就是我们的『意识分别』。

举个例子,一个母亲有两个儿子,她喜欢小儿子,不喜欢大儿子。有一次,母亲经过孩子的房间,两个孩子每人抱一本书睡着了,看了一眼,就回到自己的房间, 给自己的老公说:你看你这两个儿子啊,这大儿子太不像话了,一拿起书来就睡觉;你看你小儿子多棒,睡觉还不忘记抱着书。

“意之动”,就是给心染了一个分别的颜色。同样是一个场景,却能解读出两个意思,因为心有了偏颇。 所以,我们看到的世界,都是一个假象,它是一个『染过颜色』的世界,因为这是我们带着分别心、带着好恶心、带着执着心看到的世界,并不是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。 心来的样子,是没有这些分别概念执着的。但是,由于我们长期在社会中熏染,有了自私和喜好,于是我们的心染上了一层颜色, 就相当于我们的眼睛染上了一层颜色,也就是说,看什么都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世界。 两个和尚,讨论是风动,还是帆动。一个和尚说是风在动,一个和尚说帆在动,不是风动,也不是帆动,是仁者心动。 是帆动,还是风动,有着『帆』和『风』这个概念的时候,实际上你已经在用心去分别,已经有了概念。 用概念进行分别的时候,说明你已经进入了『意之动』的状态。 『心之体』的状态,是无善无恶,当心维持在这个状态,看到任何事物,无所谓好与坏,无所谓美与丑。 如果你连『美』与『丑』的概念都没有了,那么因为你的老婆『丑』的烦恼就消失了。 之所以有烦恼,是因为你有了概念的『分别』:概念,分别,有执着,烦恼,痛苦。 这些概念、对立、我执,都属于『意之动』,所以『有善有恶』为『意之动』。

知善知恶是良知

第三句:知善知恶是良知。没有研究过王阳明心学的人认为『良知』就是良心,研究过王阳明心学的人,他认为『良知』就是能够判断是非、善恶的认知体系。 还有更深一层的认识。 孟子说,人之所不学而能者,其良能也;所不虑而知者,其良知也。 如果你动念分别了,就已经进入了意识的思虑;但是如果不虑而知,就是没有动念去思维,就已经知道心动了,这里必然有一个『知者』。 那么,我没有动思维,没有动思虑,就知道自己心动了,就知道自己起了妄念,那谁在知道呢? 知者,自信也,佛性也,本性也,本心也。 『不虑而知』,不虑不用动思维,就知道心动了,那么心只要一分别就叫『恶』,所以这个时候善恶的范围就扩展了, 一动念就偏离了本心,如同浪离开了大海。浪离开大海,我们怎么办?我们本心是不浪的,是寂静的,他嘣起个浪,嘣起个分别,怎么办? 摁住它,别让他浪。这里就涉及修行法门了。法门,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。 一种法门,就是干它浪。浪我就干你,就对峙。起了妄念,就念咒,就有非常多对峙妄念的法门。 所以法门当中,一部分是专门来对付浪的,就是怎么才能对付这个浪。 但是,大家有没有想过,这个浪起来了,如果你不理它呢?它会又回到大海当中,这就是修行最高法门,这个叫『不修而修』。 浪,不理它,自然就回归大海。现在出了什么问题,出了浪,随着心中波浪去放纵自己的行为, 实际上,我们每个人随着妄想,随着妄念到处妄,一个妄念加一个妄念,犹于波浪之上再起波浪。 如果浪打浪,这个浪越打越高,也就意味着你的妄想越来越重,以至于出现一个大问题: 净打浪了,竟忘了大海是你的家,也从未听说过大海是我的家。 从而产生错误的认知,老以为浪就是我的家,浪才是我要追求的东西,所以我要在浪上更浪,我要成为世界首富。 这个浪,你无论多么高,无论你再怎么弄,它就是一个浪而已,不理它,它就回归了。 这个已经是很高级的法门了,但还不是最高级的。 最高级的法门,最圆满的是什么呢?我就在浪上,但是浪的本质是不是水呢?虽然我在浪上,但是我安在水上,这样该浪的还浪,但同时我也安住水上,这个叫『双蕴』。 我既在本体上,又在浪上,这叫『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』。

见解很重要,你没有见解指导你修,你就在那盲修瞎练,用了再长的功夫,去跟那个浪干了一辈子,你都干不过它,因为它天天起。 浪是消不掉的,就算你证悟了,它也不能断摆思想。浪他天天起。浪是什么,浪就是大海本性光芒的释放,没有浪起,这个世界就空空如也。 有浪,才有缤纷世界。没有浪,靠什么去拯救世界,靠什么是渡别人,靠什么去创造财富。 这些浪本身没有坏处,坏处坏在哪里呢?坏处是,在起浪的时候,你跟着浪的形状跑了,忘了浪的本质是大海, 你待不住,你不认识本体,你没有办法在这个双蕴世界里,这个时候才达到了最高境界,所以不离世间觉。

为善去恶是格物

第四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格物是法门。你为善去恶,去这个恶到底是什么?如果你生出一个妄念,去对付另外一个妄念, 你生出这个妄念,也是妄念,也得必须把它格掉。法门你得去掉。如果你执着在这些方法上,你永远是觉悟不了的。 你说我什么都不理,守住我的本心,那你什么都做不了。你再也不敢到浪上去了,这也不是究竟。 究竟是,我到了浪上,不受浪的影响,我仍然处在清静中。 但是,你想达到这个境界,你需要一开始生出一个妄念,去对准这个浪,然后再过渡到看着浪起,看着浪落, 然后最终达到在浪上本体上保持双蕴不动。它本身是个有次第的先后顺序。

是从前往后走,还是从最高法门往回修,这些东西,其实它是一体的。所以我认为修行这种事情,不要拘泥于一种法门。 当下什么有用,拿来就用,管他什么法门。只要你分别什么法门,就在对立当中,其实这些东西,目的都是为了训练那个心, 让心能安住,在无善无恶心之体的境界里面。 达到心性光明,是有方法的,是有路径的,是可以做到的,是我们本来就在这个境界里,本来就是这样子的。 我们只需要找到正确的理念和方法,你的见解一定要到;你见解到了,你可以涉持所有法门。

双蕴

“双蕴”这个概念在佛教哲学中是指”色蕴”和”心蕴”,但在日常的中文语境中,“双蕴”一词并不常用,可能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具体含义。

五蕴

在佛教中,人的存在被分析为五蕴(skandha),分别是:

  • 色蕴(rupa):指物质的身体和物质现象。
  • 受蕴(vedana):指感受或感觉,包括快乐、痛苦、中性等体验。
  • 想蕴(samjna):指识别和认知的能力,对事物的认识和想象。
  • 行蕴(samskara):指心理活动和意志行为,包括意识的造作和习惯性的倾向。
  • 识蕴(vijnana):指意识,能够知觉和理解的意识功能。

如果提到“双蕴”,通常可能指的是其中的两个。例如,在某些教义中,可能会特别强调色蕴(身体)与识蕴(意识)作为修行者需要洞察的两个重要方面。不过,具体的解释需要依据特定的佛教传统或文本。

浪上浪下风吹去,浪左浪右无来回,修在浪与不浪间,回归本海静为福。